服务热线:

0596-2055007

弘道立德 以医济世

海峡道医文化网

网页客服,欢迎咨询
玄门圈信息
      玄门圈信息
  • 圈主:admin
  • 粉丝:1 人
  • 人气:112 关注度
      联系方式
  • 电话:
  • 地址:芗城区天下美食街
道教的养生与养性
2021-03-05 20:17:13 324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中国的士大夫非常重视养生,不但注重养生,而且注重养性。

    说到养生,平常要进补。此外,有的要休假,有的要旅行,有的重视康乐活动,有的甚至退休,都是为了养生。其实,现代人养生,可以运动,可以劳作,可以注意饮食,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
    在佛教里,也提到养生。养生之道,生活作息要有时,每日饮食要节制,朝夕作息要正常;时时心中要有正念、正思惟,减少欲望,少贪少嗔,少嫉少恼,这都是养生之道。当然,也有人用礼拜、用禅坐、用经行,乃至用莳花植草、出坡作务,做为养生之道。

    养生之外,还要养性、养心;心性是人体所依的根本,你不把心性养正、养善、养好,根本不立,所谓‘体之不存,毛将焉附’?所以,人生修养心性,在儒家讲‘吾善养浩然正气’;在佛教讲,岂但养生、养性,最主要的,是要明心见性。而在未达到明心见性之前,心性要柔和,心性要广大,心性要安然,心性要平和!如果心性闭塞,心性强硬,心性执着,心性迷闇,如此要想明心见性,可就难矣也!

    吾人的心性如水,水明如镜、水净如天;但因无明业风,使心性之水掀起了涛天波浪,所以修心养性,就是要把心性导之于沟、导之于渠、导之于平,否则容易氾滥成灾。

    吾人的心性如水,水性下流;人,学坏很容易,学好,则如水往上流,十分艰难,所以说‘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’。

    养生是为了健康,养性是为了完成人格。但是,养生不是为了强壮身体,好勇斗狠;修养心性也不是自我闭塞,不管国家大事。所以,一个人平常不重视自己的修养,不能养成志愿、养成勇气、养成力量、养成明理,则很容易就会成为下流。

    自古以来,多少学问家,都希望以教育来养生、养性;许多的宗教家,也都以自我克制、扩大爱人,以表达自己养性的功夫。

    庐山慧远,三十年足不出庐山,以养性的功夫受人尊敬;达摩祖师九年面壁,也是修心养性,先用禅定养成克己的功夫。佛陀的弟子,随佛出家后,各自在山林水边,崖穴洞窟,修练养性的功夫;中国的禅者,像雪窦禅师等人,在古寺丛林里陆沉多年,总希望能把养性的功夫做好,而能将来龙天推出,可以福利大众,普利人天。


    上一页:道家养生功与太极拳的差异 下一页:道教养生首要养心
    全部评论(0)
    在线客服
    联系方式

    热线电话

    0596-2055007

    上班时间

    周一到周五

    电话

    0596-2055007

    二维码
    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