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当道教认为:“命无性不灵,性无命不立”。这种性命双修的思想对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,将道教养生推向了一个层次更高、更完整的方法体系。
修性即是修心性,明道理。《清静经》云:“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太上云:“道生于安静,福生于勤俭,罪生于不仁,祸生于多贪。无罪方为贵,无祸即是福。心向公处想,理向公处说,事向公处办,自然心性成矣”。因此,惟有心不妄想、口不妄言、身不妄行,三孽消除才能心性澄明。修命即是修生命的肌体。经络疏通,筋骨强健,肢节灵便,行体配合,年老不衰,则炼行成矣。
性命双修既注重“命功”的身体保健修炼,又注重“性功”的思想道德的修炼,使道教的生命伦理与其社会伦理紧密联系起来,正是道教所倡导的“长生之本,唯善为基”。